畅销十五年的唐宋诗词普及版震撼来袭! 特邀中国社科院研究专家陈祖美主编,国家顶级专家、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全力打造,编选精湛,点评深刻。双色印刷,典丽雅洁。 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唐诗宋词,是古典文学璀璨的明珠,是我国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两座艺术高峰,代表着传统文学的最高成就,滋养着后世无数文人雅士、稚子学童。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苏轼、柳永、陆游、辛弃疾……这些天才诗人,不断地把诗词艺术推向高峰,向汉语贡献了优雅、诗意、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成为民族语言积淀的一部分。 《唐代合集》精选了唐代除大小李杜外诗人的诗词作品,共150多首。唐代名家、好诗众多,为了在有限的版面中少一点遗珠之憾,对多家必选的长诗如《春江花月夜》《长恨歌》《琵琶行》等忍痛割爱,著名和常见选本已选作品尽量避免重复,酌情减少点评字数。
陈祖美 山东青岛平度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兼任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秦少游学术研究会等多家学术团体顾问。长期从事唐宋诗词等古典文学研究,主要出版著作有《两宋名家词选注丛书•淮海词》《古典诗词名篇心解》《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李清照评传》《谢灵运研究丛书•谢灵运年谱汇编》《李清照新传》等十余部,待结集论文百余篇,曾参与《中国诗学大辞典》《唐诗大辞典》等多种工具书的编撰。
人生感慨·物换星移几度秋
凉州词 / 王之涣
石头城 / 刘禹锡
途经秦始皇墓 / 许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孟浩然
滕王阁诗 / 王勃
酬乐天咏老见示 / 刘禹锡
王朝兴废·天若有情天亦老
春行即兴 / 李萼
汴河曲 / 李益
乌衣巷 / 刘禹锡
金陵怀古 / 许浑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 李璟
悼人伤事·伤心不独为悲秋
题长安壁主人 / 张谓
上汝州郡楼 / 李益
落日怅望 / 马戴
长沙过贾谊宅 / 刘长卿
吊白居易 / 李忱
途中见杏花 / 吴融
江陵愁望寄子安 / 鱼玄机
友谊天长·一片冰心在玉壶
芙蓉楼送辛渐二首(其一) / 王昌龄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别董大二首(其一) / 高适
杨柳枝 / 刘禹锡
蓝桥驿见元九诗 / 白居易
赠项斯 / 杨敬之
谢亭送别 / 许浑
赠薛涛 / 胡曾
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 韦庄
淮上与友人别 / 郑谷
送人东归 / 温庭筠
别严士元 / 刘长卿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柳宗元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 岑参
人心难测·等闲平地起波澜
放鱼 / 李群玉
竹枝词九首(其七) / 刘禹锡
宫词 / 朱庆馀
翠碧鸟 / 韩偓
酌酒与裴迪 / 王维
放言五首(其三) / 白居易
孤雁二首(其二) / 崔涂
伉俪情深·曾经沧海难为水
离思五首(其四) / 元稹
燕子楼三首 / 白居易
题都城南庄 / 崔护
赠婢 / 崔郊
怨女痴想·何处相思明月楼
班婕妤三首(其二) / 王维
江南曲 / 李益
竹枝词九首(其二) / 刘禹锡
赠内人 / 张祜
长门怨三首(其二) / 刘皂
杂诗三首(其三) / 沈佺期
长相思(汴水流) / 白居易
长命女(春日宴) / 冯延巳
梦江南二首 / 温庭筠
弃妇 / 刘驾
游子思乡·万里归心对月明
山中 / 王勃
寒塘 / 赵嘏
除夜作 / 高适
逢入京使 / 岑参
秋思 / 张籍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 柳宗元
题金陵渡 / 张祜
旅次朔方 / 刘皂
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 白居易
睹物思人·每逢佳节倍思亲
相思 /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王维
玉关寄长安李主簿 / 岑参
十五夜望月 / 王建
江楼感旧 / 赵嘏
过故人庄 / 孟浩然
云阳馆与韩绅卿宿别 / 司空曙
夏日南亭怀辛大 / 孟浩然
边塞之音·不教胡马度阴山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其二、其三) / 卢纶
哥舒歌 / 无名氏
出塞二首(其一) / 王昌龄
征人怨 / 柳中庸
塞下曲 / 李益
出塞 / 马戴
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其四) / 卢汝弼
观猎 / 王维
使至塞上 / 王维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 刘长卿
没蕃故人 / 张籍
出塞 / 王维
春花秋月·日出江花红胜火
鸟鸣涧 / 王维
月夜 / 刘方平
采莲曲二首(其二) / 王昌龄
枫桥夜泊 / 张继
三日寻李九庄 / 常建
兰溪棹歌 / 戴叔伦
望洞庭 / 刘禹锡
暮江吟 / 白居易
南园十三首(其一) / 李贺
题菊花 / 黄巢
菊花 / 黄巢
山居秋暝 / 王维
春山夜月 / 于良史
钱塘湖春行 / 白居易
忆江南二首 / 白居易
诗乐谐声·抽弦促柱听秦筝
听弹琴 / 刘长卿
听筝 / 柳中庸
省试湘灵鼓瑟 / 钱起
李凭箜篌引 / 李贺
贫者可叹·为谁辛苦为谁甜
农父 / 张碧
浪淘沙九首(其六) / 刘禹锡
蜂 / 罗隐
再经胡城县 / 杜荀鹤
辛苦吟 / 于
缭绫 / 白居易
悯农二首 / 李绅
伤田家 / 聂夷中
编余撷英·一树春风千万枝
鹿柴 / 王维
竹里馆 / 王维
蝉 / 虞世南
宿建德江 / 孟浩然
终南望余雪 / 祖咏
新嫁娘词三首(其一) / 王建
问刘十九 / 白居易
江雪 / 柳宗元
剑客 / 贾岛
早梅 / 张谓
登科后 / 孟郊
春雪 / 韩愈
竹枝词二首(其一) / 刘禹锡
浪淘沙九首(其八) / 刘禹锡
大林寺桃花 / 白居易
杨柳枝词 / 白居易
忆扬州 / 徐凝
柳 / 韩偓
偶见 / 韩偓
新上头 / 韩偓
幽窗 / 韩偓
公子行 / 孟宾于
汉江临泛 / 王维
终南山 / 王维
题李凝幽居 / 贾岛
早梅 / 齐己
渔父三首(其一)(水接衡门十里余) / 李珣
凉州词①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②,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③,春光不度玉门关④。
[注释]
①凉州词:又名《凉州歌》,属乐府诗。原是凉州(今甘肃武威)一带的歌曲,唐代诗人多用此调,描写西北边塞风光和战争情景,其中以王翰和王之涣所作最著名。
②黄河远上:一作“黄沙直上”。
③“羌笛”句:意谓羌笛吹奏《折杨柳》曲,声音哀怨,像是在埋怨杨柳,但这是无济于事的。
④春光:一作“春风”。
[点评]
关于王之涣和这首诗,有一个很有趣的“旗亭画壁”的故事:唐开元年间的一天,王之涣与好友高适和王昌龄在旗亭饮酒,恰遇梨园伶人宴饮,三位私约以伶人演唱各人所作诗篇情形定诗名高下。最后,三位的诗都被伶人演唱过,而演唱王之涣这首《凉州词》的伶人,则是其中最佳者,王之涣为之不胜得意。这一记载极其生动传神地说明了这一绝句在当时的广泛影响及其与音乐的密切关系。
诗中有一处重要异文需加以说明,即第四句之所以取“春光”不作“春风”,一是根据《全唐诗》卷二五三;二是以“春光”喻“君恩”远胜“春风”一筹,因为自然界的“风”是可以度过“玉门关”的,这有“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的名句为证,而象征“君恩”的温暖的“春光”,却在万里之外,不及于边塞。
酬乐天咏老见示①
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②。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③。莫道桑榆晚④,为霞尚满天。
[注释]
①乐天:白居易,字乐天。
②多炙:多多烤制肉干。随年:这里指适应老年体衰的需要。
③翛(xiāo消)然:自由自在的样子。
④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在处,即晚暮。这里用来比喻人的垂老之年。
[点评]
刘禹锡与白居易同年,又是诗友,人称“刘白”,二人晚年均居洛阳。白居易先给刘禹锡写了一首题为《咏老赠梦得》的诗,诗云:“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惟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刘禹锡得此原唱后便写了上述那首酬赠诗。刘、白二诗均为“咏老”之作,但刘诗显得积极乐观,特别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二句,所表现的那种老当益壮、自强不息的精神,为历代所广泛传诵和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