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璀璨夺目,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永恒而无与伦比的两座艺术高峰,代表着传统文学的最高成就。为此,我们特意邀请中国社科院长期从事古典文学研究的专家编撰了《唐宋诗词名家精品类编(10卷)套书,本书是其中的一卷。 本书选编了活跃在宋代词坛上的名家如李清照、李煜、晏几道、秦观、范仲淹、欧阳修、姜夔、岳飞等的名篇。全书类选、注释、点评两宋时期100多首诗词的特别选本。共分为八个类别:两情相悦,肠断离愁,韵里风光,精忠报国,感慨人生,情怨深闺、酬唱揖别、风物歌吟。
主编简介
陈祖美 山东青岛平度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秦少游学术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长期从事唐宋诗词等古典文学研究。
主要编著有《两宋名家词选注丛书•淮海词》《古典诗词名篇心解》《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李清照评传》《谢灵运研究丛书•谢灵运年谱汇编》《李清照新传》等十余部,待结集论文百余篇,曾参与《中国诗学大辞典》《唐诗大辞典》等多种工具书的编撰。
编著者简介
王国钦,1961年生于豫东尉氏,笔名好雨、溱洧,号“知名斋主人”。1979—1983年就读于河南大学中文系;现为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创新研究会执行会长,河南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理事,《天下诗林》主编。主编有“新纪元中华诗词艺术书库”六辑六十卷,出版有《知时斋丛稿·守望者说》《知时斋丛稿·歌吟之旅》等著作。
两情相悦·彩袖殷勤捧玉盅
一斛珠(晓妆初过) / 李煜
菩萨蛮(牡丹含露真珠颗) / 张先
南歌子(凤髻金泥带) / 欧阳修
西江月(宝髻松松挽就) / 司马光
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盅) / 晏几道
木兰花(秋千院落重帘暮 )/ 晏几道
鹊桥仙(纤云弄巧 )/ 秦观
少年游·感旧 / 周邦彦
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 / 李清照
浣溪沙(绣面芙蓉一笑开) / 李清照
长相思(南高峰) / 康与之
肠断离愁·为谁醉倒为谁醒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 李煜
御街行·秋日怀旧 / 范仲淹
苏幕遮·怀旧 / 范仲淹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 晏殊
踏莎行·相别 / 欧阳修
玉楼春(樽前拟把归期说) / 欧阳修
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 欧阳修
临江仙(梦后楼台高锁) / 晏几道
望江东(江水西头隔烟树) / 黄庭坚
千秋岁(水边沙外) / 秦观
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 秦观
踏莎行·郴州旅舍 / 秦观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李之仪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 贺铸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 张耒
夜飞鹊·别情 / 周邦彦
南浦·旅怀 / 鲁逸仲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李清照
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 / 李清照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 李清照
州桥(七十二首选一) / 范成大
唐多令(何处合成愁) / 吴文英
春游 / 赵秉文
一剪梅·舟过吴江 / 蒋捷
梅花引·荆溪阻雪 / 蒋捷
韵里风光·好山好水看不足
忆余杭(十首选三) / 潘阆
宿甘露僧舍 / 曾公亮
采桑子(十首选二) / 欧阳修
泊船瓜洲 / 王安石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 王安石
桂枝香·金陵怀古 / 王安石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二首选一)/黄庭坚
临江仙·信州作 / 晁补之
吴门道中二首 / 孙觌
鹧鸪天·西都作 / 朱敦儒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 杨万里
念奴娇·过洞庭 / 张孝祥
过垂虹 / 姜夔
扬州慢(淮左名都) / 姜夔
沙湖晚归 / 朱德润
精忠报国·留取丹心照汗青
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 范仲淹
夏日绝句 / 李清照
满江红·写怀 / 岳飞
水调歌头·闻采石矶战胜 / 张孝祥
水调歌头·平山堂用东坡韵 / 方岳
过零丁洋 / 文天祥
寒菊 / 郑思肖
感慨人生·流水落花春去也
浪淘沙(帘外雨潺潺) / 李煜
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 / 李煜
呈寇公(二首选一) / 蒨桃
江上渔者 / 范仲淹
天仙子·时为嘉禾小倅,以病眠,不赴府会 / 张先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 晏殊
浪淘沙(把酒祝东风) / 欧阳修
满庭芳(山抹微云) / 秦观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 / 贺铸
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 / 叶梦得
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 朱敦儒
醉花阴·重阳 / 李清照
声声慢(寻寻觅觅) / 李清照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 李清照
汴京纪事(二十首选二) / 刘子翚
约客 / 赵师秀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 岳飞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 严蕊
宫词 / 武衍
沁园春·梦孚若 / 刘克庄
题临安邸 / 林升
悟道诗 / 无名尼
夜坐 / 文天祥
虞美人·听雨 / 蒋捷
人月圆(南朝千古伤心事) / 吴激
情怨深闺·断续寒砧断续风
捣练子(深院静) / 李煜
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 / 秦观
春闺 / 元淮
酬唱揖别·目尽青天怀今古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 王观
鹧鸪天(黄菊枝头生晓寒) / 黄庭坚
玉楼春·戏林推 / 刘克庄
风物歌吟·绿杨烟外晓寒轻
村行 / 王禹偁
山园小梅 / 林逋
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 晏殊
玉楼春·春景 / 宋祁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欧阳修
生查子·元夕 / 欧阳修
题春晚 / 周敦颐
梅花 / 王安石
元日 / 王安石
清平乐(春归何处) / 黄庭坚
兰陵王·柳 / 周邦彦
春游湖 / 徐俯
长相思·雨 / 万俟咏
忆王孙四首 / 李重元
病牛 / 李纲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 李清照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李清照
观书有感二首 / 朱熹
秋夜 / 朱淑真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首 / 杨万里
小池 / 杨万里
暗香(旧时月色) / 姜夔
绮罗香·咏春雨 / 史达祖
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选二) / 范成大
游园不值 / 叶绍翁
摸鱼儿(问世间) / 元好问
风入松(听风听雨过清明) / 吴文英
一斛珠
李煜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①。向人微露丁香颗②。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③。罗袖裛残殷色可④,杯深旋被香醪涴⑤。绣床无凭娇无那⑥。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⑦。
[注释]
①沉檀:五代时闺中妇女常用的一种妆色。浅紫者曰“檀”,色深而润泽者曰“沉”。
②丁香颗:这里用作妇女之舌的代称。
③樱桃破:犹言女人张开了樱桃般的小口。
④裛(yì):通“浥”,沾湿。可:可人,犹言招人喜爱。
⑤涴(wò):玷污。
⑥无那:犹言娇态妩媚,柔若无骨。
⑦檀郎:古代妇女对自己所爱男子的昵称,犹今之所称美男子。
[点评]
这是一首十分本色的“艳词”,许多论者对此颇有微词。但是,作为一位艺术上有成而政治上无能的李后主,我们还能怎样苛求他呢?客观来看,本词描写了一位歌女早上起来梳妆前后神情得意、引喉轻歌、罗袖污酒等细节,准确、细腻、生动、形象。尤其是煞拍“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两句,更是以主人公娇态万种、俏皮可人形象的成功塑造而引人称赞。“艳而不俗”“两情无猜”——这样有着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怎么能够轻易为人忘记呢?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①,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②。金风玉露一相逢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④。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注释]
①“巧”在这里应有双关之意:一是明写纤云之精巧,二是暗指七夕乞巧之风俗。
②银汉:即银河。
③金风玉露:既代指秋季之秋风白露,也表现神话中的仙风甘露。
④鹊桥:传说王母娘娘只在七夕命喜鹊飞填天河为桥,牛郎织女才能得以一年一会。
[点评]
在我国文学史上,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一个反复描写、咏叹不尽的神话题材。而秦观的这首《鹊桥仙》,既是其自己作品中的一件妙品,也是唐宋诗词中的一首绝唱。他正是从这样一个家喻户晓的普通神话中,重新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千古传诵的爱情故事。
全词格调高雅,语言流丽,气韵贯通,情真意切。在对牛郎织女二人“爱”与“怨”的情感描述中,在上、下片里“逢也多情,别也多情”的特殊体验中,作者理智地开掘其辩证内涵,发前人所未发,不经意间将这个古老故事的思想境界,升华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从字面上看,本词似在客观地写神话,而实际上,全词却无处不在写人间。为什么无数读者倾心于秦观的这首词,不正是秦观通过对牛郎织女爱情的描写,写尽了人间的情爱生活吗?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曾经准确表现了爱情生活中的一种“两难”情结。而秦观在本词中所表现的,则属于另外一种更高、更新的境界:“相见亦情别亦情。”